據知,今年上半年,在上??崭劭诎哆M口的奶粉中,檢出16批次嬰幼兒奶粉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涉及違規使用添加劑、營養素不達標、標簽不合格等。不久前包括亨氏奶粉在內的十余款進口乳制品不達標被攔截在“國門”外之后。
進口食品只有檢驗合格并取得衛生證書才允許在中國銷售。近年來,國家已相繼出臺了60多項乳制品的相關標準。今年初,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對進口乳制品的檢驗力度——在對進口乳制品實施批批檢測的同時,對所有首次進口的乳制品實施中文標簽備案,進口乳制品必須在完成中文標簽備案且實驗室項目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口。
中國進口嬰幼兒奶粉的毛利率高于國外,達到40%左右,加上今年龍寶寶出生率高,導致奶粉需求量加大,愈來愈多的進口奶粉進入到中國市場。需求量增大之后,歐盟等國家自然會擴大產能加緊生產,結果導致奶制品管理和檢測水平下降,最終影響奶制品的品質。
據調查,相關資料顯示,以純進口嬰幼兒奶粉為例,2011年,我國共進口嬰幼兒零售包裝食品(80%為嬰兒配方奶粉)7.85萬噸,同比增長18.2%。按照中國嬰幼兒奶粉每年30萬噸需求,僅2011年進口量就占據中國嬰幼兒奶粉總銷量的1/5。2012年,嬰幼兒進口食品消費增速有望超過20%,進口量可能達到8.5萬噸,其中嬰幼兒奶粉達到7萬噸。2012年-2015年間,嬰幼兒食品進口量平均增長速度將保持15%左右。
而事實上,被大眾“寄予厚望”的進口乳制品,切非“名副其實”,頻繁出現質量問題。國家質檢總局的信息顯示,2012年1月-7月,我國超過400噸的進口乳制品被檢出問題。一些知名的“洋乳品”品牌也“榜上有名”。 8月17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最近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信息,洋奶粉再次上榜。由澳大利亞產的亨氏嬰兒配方奶粉被檢測出維生素B2超標以及泛酸未達標準。2012年以來,洋奶粉已經多次登上“黑榜”。
當然中國與國外的乳制品生產標準存在不統一,這也是導致諸多洋奶粉過不了關的一個原因。任何國家包括海外都很難保證食品絕對安全,國內消費者要理性選擇。針對目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現象,加強食品安全監測是非常有必要的,食品廠家更是需要加強自產食品安全檢測,在保質的情況下提高自己的品牌威望,從而帶來更大的利潤。科昊生產各種食品安全監測儀,農藥殘留檢測儀,重金屬殘留檢測儀,獸藥殘留檢測儀等,詳細產品信息請見http://www.kehaoauto.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