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硬件”還需完善
發布時間:2014-08-07 16:37:24
2014年8月1日,由農業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的新版《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標準正式實施,不僅要求部分農藥的殘留量降低,而且增加了新農藥殘留標準,被稱為“最嚴”新國標。
據調查,廣州主要肉菜市場,作為食品安全監測的第一線,受訪市場均依然在用老方法——快速檢測儀進行日常檢測。唯有少數由省市政府部門建設的“農業檢測中心”方能完成新國標的要求。農業專家指出,新國標在市場這一最關鍵的檢測環節落地難,會產生“漏網之魚”,即按照新國標判定不合格的蔬果用老方法檢測可能蒙混過關。
新檢測標準未到達大多市場,時效之差令人擔憂!
“沒有收到新的檢測標準!”這也是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東川新街市、珠江新城君盈新鮮街市、新港西路一肉菜市場、寺右肉菜市場等地獲悉的消息,新國標實施近一個星期以來,“最嚴標準”卻在日常檢測最多的“市場監管”這一環節遭遇落地難。
在新港西路一肉菜市場,市場辦公室負責人表示,該市場每天都會對農產品進行抽檢,但僅限于市場方的檢測,市民如果購買了農產品拿來檢測是不接受的。當問到市場會否按新標準來進行檢測時,他只說此前“收到工商部門的通知要留意,就是有新標準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
在寺右肉菜市場,市場負責人也表示,檢測室每天都會從農產品中采樣檢測,但對于新的農藥殘留標準,他表示尚未收到有關部門通知。
在東川新街市,副經理徐健生說,檢測近期沒有變化。
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表示,日常檢測依然采用原來的方法,已留意到國家新要求,將按要求落實。
“硬件”條件不完善,市場檢測難達標
為何新國標落地難呢?江南市場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上級農業部門暫時沒有下達紅頭文件;二是都不知道怎么做,此前檢測都是經過上級農業部門培訓后方能操作。三是沒有試劑,檢驗農殘得有標的物。就如甲醛,其非農藥,山東大白菜偏偏有甲醛超標,只能送檢,非市場這級別能搞定。
廣州市農業檢測中心一退休職工說,快速檢測儀存在的誤差較大,新國標嚴格農殘標準后,在新國實施后依然采用舊方法,讓新國標下不合格的產品以合格產品的身份出街。
如毒死蜱等7種農藥的殘留值要求在每千克0.1毫克至0.5毫克之間,但新國標殘留限量明確為每千克最高0.1毫克,那么0.1(不含)~0.5毫克之間,原標準是合格的產品,但當下應該判定為不合格,但是舊瓶子裝新藥,新標準下不合格的產品依然判定為合格。
廣州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州的農產品檢測無論是硬件還是技術都可以完成新規的要求,并且檢測部門對于新的規定將會及時跟進和調整相關標準,檢測工作“沒有問題”。廣東省農業廳也表示,廣東省屬的農業檢測中心已經能檢測新國標要求的農殘項目。
“其實農業部門一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是農產品越來越豐富,同時大家對食品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位負責人表示,廣州歷來重視農產品質量,平時一直按照美國、日本、歐盟的相關要求來開展工作,自覺與國際同類實驗室保持一致性,“可以說比國內標準更加嚴格”,市民對本地農產品質量可以放心。
增城市金河菜場負責人陳永平表示,新標準實施對他而言無壓力,因為就算在病蟲害較多的季節,他們也嚴格控制殘留,“標準越高越好。”